一年一度鶯歌陶瓷博物館醃脆梅的活動又開跑了,2010年第一次體驗,覺得
蠻好玩,今年再揪了一些朋友,大家一起去玩玩。
每年陶博館提供的梅甕都不一樣,今年的梅甕有別於以往,甕身是紙袋的造
型,上蓋是青梅,很特別,看到的人都很喜歡。
報到後就依工作人員發的號碼牌找位子,一桌6人,今年覺得它的座位變小
了,感覺有些擁擠。
分配到的青梅約1公斤重。
首先先把青梅的蒂頭拔掉。
接著用粗鹽(約梅重之10%,100公克)和梅子一起搓揉,小朋友的力氣不夠,
還是要大人下海幫忙,這個步驟大家的梅子四處飛竄,不過沒關係,撿起
來繼續搓,最後都還要再洗過。
搓到青梅顏色變深,而且溼溼的就可以囉。
接著用木槌把梅子敲破。
雖然說不要敲太破,但是我們覺得裂開一點會比較入味。
敲完後把青梅連同粗鹽一起放入甕裡,要醃漬一個晚上,在陶博館操作到
這個步驟,後續就要回家完成。
這個梅甕越看越喜歡,繩子的特殊綁法,方便大家提回去,覺得這設計挺
不錯,不用再用袋子裝,很環保。
隔天一早起床烤地瓜,不想再睡回籠覺,就來處理梅子,先把鹽水倒掉,
換了一個大鍋子較方便操作,然後放在水龍頭下,用最小的水流慢慢漂洗
梅子4-8小時,漂太久梅子會沒味道。
接著把青梅撈起,可自然瀝乾,但是時間太久,我選擇把青梅放入乾淨的
洗衣袋。
然後丟進洗衣機,洗衣機最好用水沖乾淨。
按下脫水鍵,脫個一分鐘,太久梅子會分屍喔。
這步驟是要把青梅裡的生水徹底去除,用洗衣機比較快啦!
瀝乾的梅子加砂糖150公克充分混合,放在冰箱一天,這當中,有想到的話
就去翻動一下。
隔天將糖液倒掉,再取150公克的砂糖和梅子充分混合,一樣放在冰箱一天
,也是要去翻動一下。
隔天將糖液濾出。
加300公克的砂糖煮到溶解,其實濾出的糖液不多,我是有再加一點水,不
然煮不成濃稠糖漿,會變麥芽糖。
煮好的糖液放涼,倒入罐中與梅子浸漬,放入冰箱三天就可以吃囉!
梅子我泡了五天才正式開封,其實當中都有偷吃啦!賣相看起來不錯。
口感吃起來脆脆的,味道仍帶有一點微酸、微鹹、微苦,幾顆較破裂的梅
子有一點杏仁味,雖然比不上外面賣的,但是已經很滿意,很有成就感。
第一次做脆梅,過程沒有全部參與,今年就有實際操作後續的步驟,還蠻
好玩的,活動只到4月底,想體驗的捧友要把握時間喔!
【鶯歌陶瓷博物館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