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各大老街,假日通常是強強滾,這次不想跟遊客人擠人,所以選在非
假日的時間去。
這次主要是拍拍古蹟、吃東西,後來發現我竟然沒有趁這大好機會,拍一
張北埔老街全景,我勒.....
其實主要小吃的那條街道,比較感受不出古早味,反倒是穿梭在小弄巷內,
更有拍照的FU!
各個古蹟方向,已經指引給遊客。
非假日的好處就是拍照沒人跟妳搶,缺點是很多店家都沒開。
北埔的膨風茶很有名,膨風茶的由來,根據網路上搜尋的是:日據時代北
埔膨風茶因產量少,而價錢水漲船高,地方斥為『膨風』,膨風茶之名不
逕而走留傳至今。
這片牆....有貼一張告示:請勿拍打。
國定古蹟天水堂,光在遠遠的地方,裡面的狗就一直吠,裡面應該有住人,
外面有圍牆,只能隔著圍牆拍一部份的建築。
天水堂的左邊,是國定古蹟金廣福,外面似乎是在整修中。
少了眼前那些水泥、沙包,古意多了。
金廣福旁邊這間好像是一個什麼文化工作室。
縣定古蹟姜阿新宅,現在似乎是做為展覽用。
走進這裡,原本想多拍幾張,可是蚊子好多,還有其他昆蟲,後來算了,
往下一個點走去。
縣定古蹟慈天宮,這天拍不到正面全景,被廣場前搭的棚子擋住了。
只好繞到後面,勉強拍個幾張。
古蹟拍不到我要的東西,反倒慈天宮廣場前的這幾隻鴿子,拍的還蠻清楚
的。
鴿子似乎不怕生,安靜的靠近,鏡頭再拉近,就拍的很清楚了。
在慈天宮的左側小巷內,找到了〝叮咚橋〞,是由鬆垮的石板鋪設而成,當
人走過去時,石頭便會彼此摩擦碰撞,發出叮咚聲響,在以前是用來做為防
範竊賊所用。
我們在北埔的小巷弄內閒逛,常可看到這汲水器,多半看來是還有在使用。
拍最後一個古蹟~忠恕堂,荒煙漫草,好可惜喔,沒整修。
最後回到街上,天氣熱,先買杯擂茶冰沙來清涼一下,自從在北埔喝了擂
茶冰沙後,回家陸續自己也打了好幾次,挺好喝的。
一口菜包,老闆娘很好心,肯讓我拍這剛出爐的菜包。
蒸籠裡綠色外皮的菜包,當天有客人訂,所以沒買到。
這一個菜包10元,雖然名為一口菜包,但還是要分好幾口才吃的完。
一口咬下,裡面的餡料蠻多的,不會死鹹、挺香的,唯獨它的皮我覺得不
夠Q。
當天午餐,選擇這家老粄條,沒想到生意那麼好,非假日也要小排隊一下。
等待時,剛好瞄到店外面有開了幾朵雞蛋花,還是粉紅色的ㄝ,好漂亮。
老街粄條裡的擺設很〝古早〞,但是有很現代的冷氣可以吹。
裡空間不大,進門的左手邊有茶及餐具可自取。
點菜囉....
點了一份炒粄條,算是重油,為什麼吃起來會帶有一點苦味呢?粄條吃起來
還好,沒有很Q。
油豆腐...
小黃瓜...
筍絲....這三盤小菜吃不完,後來打包,在回程的火車上才把它喀完。
還點了一份湯粄條,比炒的好一些,但還是沒有想像中的好吃。
湯碗是厚的陶碗,印有店名。
最後要回家時,一定要來買這裡的名產之一~陳記仙草。
其實非假日的陳記仙草門市是沒有開的,只是剛好在部落格上認識老闆娘
~小貴婦,特地送來了仙草凍,還親自打了杯擂茶冰沙給我們喝,這跟街
上喝的不太一樣,多了股香氣。
認識了小貴婦後才知道,原來陳記仙草這麼有名,真是俗掉了我....。
這一盒的仙草有5斤重,看起來就很可口。
回家後迫不及待試吃,我拿的是微甜的仙草凍,豪邁一點的吃法就是直接
用湯匙挖來吃,淑女一點的吃法就是切一小塊一小塊,裝在碗裡吃。
仙草凍很Q彈,沒有傳統仙草的苦味,相對的小孩也很愛吃。
不怕熱量爆表的人,可以淋上鮮奶油,我們家則是加牛奶,另一種吃法也
不錯。
原本想來杯仙草奶凍,但是這奶茶不好喝,總結下來,還是單純吃仙草凍
最好吃,吃完超懷念的,有機會去北埔一定要再扛一箱回來吃,。
這天去北埔老街,是自己坐火車再轉新竹客運,雖然花了很多時間在坐車,
但是也省比較多錢,因為有問過計程車,光從新竹火車站到北埔,就要600
多元,好貴ㄚ,在這也順便提供一下搭車方式:
新竹火車站下車後,背對車站,到左邊的新竹客運搭往〝下公館〞的客運,
(右邊是往內灣的客運站)大約15分鐘一班,一人46元,在竹東總站下車,車
上有跑馬燈,不怕坐過頭。
到了新竹客運竹東總站,直接在總站裡轉搭往北埔的客運,一人23元,不知
道哪班車有到北埔,問一下站務人員,車班不少。
回程搭車的地方,在隆源餅行對面的OK便利商店等車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一口菜包】
新竹縣北埔鄉廟前街33號
【老街粄條】
新竹縣北埔鄉廟前街31號
【陳記仙草】
新竹縣北埔鄉北埔村7鄰南興街142號